icon

土地注册处营运基金三十周年

三十年回顾

土地注册处于1993年成立,是首批营运基金部门之一,致力更灵活运用资源,提供优质服务和回应客户需求。本处成立三十年以来,成功透过数码化改革土地注册制度,支持物业市场的运作。

数码转型之路

1984至1997年:土地登记册电脑化

1984至1997年:土地登记册电脑化

  • 为铺路实施「中央注册制度」,让客户可迅速查阅全港各区的土地登记册,本处将200万份纸本土地登记册转换成电脑数据,有关登记册包括市区田土注册处以注册资料卡形式备存(1984至1991年),以及于新界区田土注册处以簿册形式备存(1994至1997年)。
土地登记册电脑化
  • 本处于1994年推出了「直接查册系统」,登记用户可透过自己办公室的特许网络订购查册文件。当时建立这崭新的网上查册模式是一项革命性的创举,为实施「中央注册制度」的策略目标更迈进一步。
欢迎使用「直接查册系统」
欢迎使用「直接查册系统」
  • 随着土地登记册电脑化的完成,本处于1999年1月及2000年10月分别在市区及新界各区推出「跨区查册服务」。市民可到任何一间查册中心查阅全港各区的土地登记册,毋须到物业所属地区的查册中心进行查册。
1996至2002年:土地文件数码化

1996至2002年:土地文件数码化

  • 本处同时致力将土地文件的纸本及缩微副本纪录转换成数码影像。于1996年推出的「文件影像处理系统」便标志着本处的土地文件数码储存及检索系统踏入新纪元。
  • 部门将约1.44亿页的土地文件转换成电子影像,并于1998年12月完成这个庞大项目。自此,市民可透过「直接查册系统」查阅以影像形式储存的土地纪录,这是另一个重大发展。
所有已注册的土地文件均储存在数据中心的光碟内
所有已注册的土地文件均储存在数据中心的光碟内
在中央影像处理中心扫描土地文件
在中央影像处理中心扫描土地文件
  • 于2002年11月,部门还推出了「彩色图则影像处理计划」,将约350万份注册文件的图则转换成电子彩色影像。
1 注册图则 2 扫描图则
2005年:推出「中央注册制度」及「综合注册资讯系统」

2005年:推出「中央注册制度」及「综合注册资讯系统」

  • 随着「直接查册系统」和「文件影像处理系统」的成功推行,本处重组架构,并于2005年2月推出「中央注册制度」及「综合注册资讯系统」。市区及新界共九个分区注册处重组为一个在金钟道设立的中央注册处。不论土地文件涉及的物业位于何区,均可送交至金钟道的客户服务中心办理注册。交契人士毋须前往物业所在的九个分区注册处办理土地文件注册。与此同时,部门推出了「综合注册资讯系统」以落实土地文件的中央注册,并透过该系统的网上服务(www.iris.gov.hk)为市民提供查册服务。这些措施均大幅提升土地注册及查册服务的效率。
金钟道客户服务中心提供注册及查册服务
金钟道客户服务中心提供注册及查册服务
  • 现时,「综合注册资讯系统」储存逾320万份土地登记册和逾2,700万份影像土地文件。用户可于网上查阅全港所有物业的资料,系统的服务时间为每星期七天,每天20小时。
「综合注册资讯系统」网上服务的主页
「综合注册资讯系统」网上服务的主页
2015至2017年:推行电子提示服务

2015至2017年:推行电子提示服务

为了更好地支持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发展,并保障银行服务的安全,部门为业主和金融机构提供了两项先驱性服务。

为业主提供的「物业把关易」

为业主提供的「物业把关易」

为协助业主及早发现影响其物业的文件交付注册,以尽早就不在预期及可疑的注册文件采取适当行动,部门在2015年7月20日推出「物业把关易」。每当有涉及相关物业的文件交付注册,订购用户便会收到电邮提示。

为进一步方便客户使用该服务,我们持续推出增值服务选项及多个电子支付渠道。部门更将一次过订购方式的费用下调至港币380元,以鼓励更多业主采用该服务。

为认可机构提供的电子提示服务

为认可机构提供的电子提示服务

本处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合作,于2017年2月为《银行业条例》(第155章)下的认可机构推出电子提示服务,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工具,协助他们加强信贷风险的管理。在相关业主同意下,每当认可机构已承按的物业有再按押记/按揭文件交付办理注册时,认可机构会收到本处发出的电子提示。

展望未来

本处一直是推动电子化政府措施的先驱,以支持香港数码政府和智慧城市的发展。本处将继续致力为市民提供稳妥、简化及方便易用的土地注册系统和先进的资讯服务。

本处另一重大举措是在香港引入业权注册制度。政府承诺引入业权注册制度,在新批出的土地先行实施《土地业权条例》(第585章),为私人土地的业权提供更大的确定性。我们正与主要持份者紧密合作,以推进立法修订建议。